我和Wesley從未替孩子們謀劃教育方針或設定未來走向,
而是儘量提供多元豐富的嘗試機會,
讓孩子們摸索、探求自己的興趣和喜好。
為了避免手足間無謂的競爭與比較,
除了運動項目外,
我們甚至不希望孩子們學習同樣的才藝或技能。
但世間事往往不盡如人意,
即便我們沒有刻意安排,
弟弟、妹妹還是會因長期耳濡目染,
而跟隨著大姊姊樂樂的腳步,
踏入他們常接觸的小青蛙俱樂部,
或是紅蘋果音樂教室。
因此,
繼雲門舞蹈教室的律動課程之後,
蓉蓉也展開了她的音樂學習之旅。
不同於樂樂的是,
蓉蓉是個非常有主見、難以左右的孩子。
在她即將進入小學走入人生另一個階段之時,
竟主動提出她不想再上YAMAHA的鋼琴課,
而想像姊姊一樣念小學音樂班,
這對一直希望樂樂能打退堂鼓的我來說,
無疑是雪上加霜。
由於她去意甚堅,
即便授課老師多次勸說仍不為所動,
我也只好尊重她的決定,
並為她安排打點加入管弦樂團的事宜。
原本希望能由樂樂的鋼琴老師一併指導蓉蓉,
可惜因為中高年級選這位老師的學生眾多,
以至於無法如願,
但這也未影響蓉蓉的決定。
帶著些許興奮心情進入小學新生活的蓉蓉,
可能因為各方面的心理素質都更成熟而穩定,
所以並未發生像剛上幼稚園時的「上學症候群」。
不過另一個棘手的狀況,
卻出現在她極為憧憬的樂團課程中。
或許是姊姊一句善意的提醒:「樂理老師很兇,你要小心喔!」
讓這自我要求比較高的孩子,
在上第一堂樂理課時繃緊了全身神經。
當注音基礎不佳的她,
無法在書本上拼寫出各音的「唱名」時,
便著急地在課堂上哭了起來。
老師見狀也有些不知所措,
只好在一旁時時提點、慢慢指導,
樂樂前去關心妹妹上課情形時,
老師還請她去安慰一下蓉蓉,
因而之後的課程上得堪稱順利,
然則誰也沒想到,
這只是山雨欲來前的平靜。
當天放學回家後,
蓉蓉並沒有主動告訴我關於樂理課的事,
是樂樂提起她去看妹妹時老師說她哭了,
我才得知並加以追問。
一問這孩子當場熱淚盈眶地說:「媽咪,我不想念音樂班了,我不要再上樂理課!」
我被這突如其來的狀況弄得驚惶失度,
連忙安撫她說:「不念就不念,媽咪本來就沒有叫你一定要念音樂班啊!」
不過冷靜一陣子後,
我想起她可以照三餐練琴的熱情,
以及為了學會兩小節的旋律,
甘願坐在鋼琴前彈上千遍的毅力,
我還是苦口婆心地勸她不要輕易放棄。
只是接下來的幾個晚上,
她都毫無預警地坐在房門口嚎啕大哭,
細問之下才知道是被此事困擾著。
為此我再也不忍心看孩子如此煎熬,
便設法聯絡了熟識的音樂班老師,
說明蓉蓉的情形,
並希望老師能諒解讓他退出管弦樂團。
為了能圓滿地處理好這件事,
我親自帶著蓉蓉去找負責音樂班事務的組長,
怎料沒找到組長反而遇上了相熟的主任。
我說明了事情原委後,
主任屈身半哄半勸地跟蓉蓉說:
「我們今天不是上樂理課,是上鋼琴課喔!
你的鋼琴老師人很好,很喜歡小朋友,你要不要上一堂課試試看......」
不知怎麼地她竟然答應了,
還撒嬌地要求主任:「那你等一下要來看我上課喔!」
主任認真地回答:「好,你去查一下上課時間和琴房號碼,然後告訴我,我就去看你上課!」
就這樣,
蓉蓉非常開心地上了第一堂鋼琴課,
並且對老師甚是喜歡。
但是,
心結仍未解開的她還是愁眉不展地問:「媽咪,我很想上鋼琴課,可不可以只上鋼琴課,不要上樂理課?」
我知道這又是個大難題,
可是為了孩子,
我還是硬著頭皮去找組長商量這想法的可能性。
組長得知我的來意,
特地在午餐時間餓著肚子撥冗和蓉蓉談了許久。
親自了解蓉蓉的想法和心情後,
組長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其實,只讓她上鋼琴課也不是不可以。
只不過當初是她自己想念音樂班,如今遇到一點兒狀況就想放棄,
這樣將來她遇到困難,就會習慣想要逃避,對她並不好......。
如果你覺得她還沒準備好,那乾脆今年就先不要念,等下學期她注音學好了,
一切都比較進入狀況再來念,也是可以啊!
我覺得,要讓她學習對自己的決定負責,並且勇於承擔後果......」
於是,
我決定暫緩讓她進入管弦樂團,
也煩請組長幫我跟授課老師說聲抱歉。
就在我以為一切已塵埃落定時,
組長來電:「鋼琴老師覺得妹妹資質不錯,就這樣放棄很可惜,她想打電話給你,跟你談一談。」
在電話中老師說:「我覺得她的音樂性很好,我很少看到這麼小的孩子彈琴這麼有感情的,
你要不要鼓勵她再試試,我相信樂理對她來說不是太難的,只要把注音學會了,
應該就沒問題的......。你們明天晚上有沒有事?我請你們去國家音樂廳聽音樂會,
我這邊有『陳孜怡鋼琴音樂會』的票,明天我去學校上課時拿給姊姊,
你帶她們去聽聽音樂會,對她們會有幫助的,到時我再跟她談談......」
看到老師們為她花費的心神,
我真的很感動,
這個孩子何其有幸,
能有這麼多人如此盡心盡力地幫助她。
聽完音樂會後,
蓉蓉愈發地喜歡她的鋼琴老師,
很想繼續跟老師學琴,
可是她的不安依舊糾結在樂理課上。
為了徹底解決她的困擾,
這次我直搗問題核心,
直接打電話給樂理老師尋求解決之道。
從老師的口中,
我更完整地了解到蓉蓉上第一堂樂理課的的情況,
也清楚地知道老師當時的處置並無任何不當,
相反地,
老師十分顧及蓉蓉的情緒,
也特別關照她的學習狀況。
當老師知道她的反應如此劇烈時也相當震驚,
並且說:「那些音她其實都認得,就是寫不出來,後來我一個一個教她,她就會啦!
不過,她好像很希望我在她旁邊,我就一直走過去看她......我還以為沒事了呢!」
結果,
我和老師討論出一個或許可行的辦法:
老師特准我進教室陪她上課。
原本說什麼都不願再去上樂理課的她,
知道老師同意我陪她一起上課後,
竟也樂意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我並沒有坐在她旁邊,
只是遠遠地坐在教室最後面,
然而這彷彿就給了她足夠的安全感,
使她有勇氣面對自己恐懼的事物。
我從旁觀察著老師和孩子們的互動,
說實話老師並不兇,
只是講話比較直接,
嚴格來說是有點兒忽略孩子們的感受。
由於老師很清楚蓉蓉的狀況,
所以與她對答時非常謹慎,
也不斷適時給她鼓勵與讚美,
讓她可以卸下心防。
我陪蓉蓉去上兩次課後,
老師半開玩笑地問她:「你很棒耶!聽寫幾乎全對。可是,你看我們班小朋友,有誰叫爸爸、媽媽陪他上課的?」
出人意料地她竟然回答:「下禮拜我就會自己來上課!」
我和老師都覺得不可思議地互看了一眼。
果然,
此後她便自己勇敢地面對一切了。
經過這件事情候,
不僅蓉蓉獲益良多,
我也學習到不少。
原來,
當看到孩子決堤湧出的淚水時,
要堅守著「成為孩子軟弱時的肩膀」的信念,
是這麼的不容易,
因為那兩眼汪汪的淚珠也淹沒了我的堅毅。
不過,
我為自己找了個很好的下台階:
「那麼多孩子沒學音樂一樣過得很好啊!
為什麼非得要蓉蓉學呢?
為什麼要給孩子這麼大的壓力呢?」
於是,
在孩子挺不住而想退縮時,
我用了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帶她一起逃避。
其實,
用臨陣脫逃來解決問題的確比勇敢面對容易得多,
這樣我就不必摳心挖肚地想辦法當個稱職的「桃樂絲」,
陪著她這隻「小獅子」到處尋找「勇氣」,
但這對孩子日後的影響卻不容小覷,
很幸運地有人適時點醒了我。
以前總是聽Wesley的一位學姊說:「年紀愈大,愈相信有命運這回事!」
我雖然沒有特殊的宗教信仰,
但隨著年紀與閱歷的增長,
似乎也愈來愈相信「冥冥之中自有安排」這句話。
原本,
我私心地想讓蓉蓉跟著樂樂的鋼琴老師學習,
可惜天不從人願。
然而順天而行的結果是,
我們又結識了一位很棒、很用心的好老師,
並且有很多、很多的音樂會可以欣賞,
這應該就是所謂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吧!
此外,
我彷彿更懂得上天的心意了:
老天為我們安排的,
往往不是我們「想要」的,
而是我們真正「需要」的。
也許,
樂樂鋼琴老師的溫婉並不適合蓉蓉,
而蓉蓉現在這位鋼琴老師的積極,
才恰巧符合蓉蓉個性上的需求,
這是我當初始料未及的,
卻也是順天聽命的收穫。
親愛的蓉蓉:
看到如今的你,
可以自在地去上樂理課,
享受琴音帶給你的快樂,
媽咪真的很開心。
如同媽咪先前跟你說的,
你真的是個很幸福的孩子,
因為有這麼多的老師關心、疼愛著你,
為了讓你能克服心理上莫名的恐懼-只因姊姊的一句提醒,
絞盡腦汁想方設法地幫助你跨越障礙,
就連多年來教學方式不曾改變的樂理老師,
現在因為你,
也改變了訓示方式-將小朋友帶到教室外面訓話,
這絕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擁有的幸運。
因此,
你要懂得感恩、惜福,
感謝這些老師們對你的用心栽培與鼓勵,
好好地認真學習,
才不會辜負老師們的一番苦心。
你是個很有主見的孩子,
從認識「小提琴」這項樂器開始,
你好像就認定了要與它結緣。
離開YAMAHA音樂教室是因為它-音樂教室規定小二才能學,
決定加入管弦樂團也是因為它,
如今上著鋼琴課,
你心心念念的還是「我什麼時候才能學小提琴」!
或許是老天爺聽到了你的心聲,
前陣子我帶樂樂姊姊到思穎姊姊家做科展時,
家長們閒聊之際關心地談到了你,
我便提起你很想學小提琴的事,
結果思穎姊姊的媽媽就說,
要把思穎姊姊小時候用過現在閒置的小琴送給你,
這是多大的驚喜啊!
看來,
你跟小提琴真的有些許緣分喔!
見到你拿起小提琴開心興奮的模樣,
而且三不五時就要拿出來夾琴、拉一拉,
媽咪知道,
我是沒有辦法阻止你踏上這條路了。
不過,
你既然決定要這樣走下去,
就請你記得,
無論遭遇什麼困難,
一定要勇敢面對喔!
媽咪常想,
如果有一天,
你們真的有幸能有所成,
那絕非媽咪的功勞,
而是在你們的生命中,
所遇到的這許許多多的貴人們,
勞心傷神地耕耘,
傾注愛心地灌溉所成就的。
這也是為什麼,
當老師需要家長幫忙時,
媽咪總是義不容辭地自願承接工作,
並且和爸比一直擔任妳和姊姊班上的家長代表,
負責聯絡班級事務,
在每次的學校活動中,
幫你們拍照、上傳檔案、燒光碟等等,
為的只是想回饋那些對你們付出愛心的老師,
以及其他照顧你們的家長的恩情於萬一啊!
不過這是媽咪的心意,
至於你,
希望這些恩德你都能銘記在心,
就算無法回報給這些貴人們,
也要將這分德澤惠及他人,
讓「愛的漣漪」繼續傳遞出去。
讓我們一起繼續努力、加油,
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