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兒時曾在家族裡的私塾就學,
受到四書五經等經典的薰陶,
因而文學造詣頗深。
每每見他與叔伯們的魚雁往返,
都是四個字、四個字的下筆成章,
時而令我茫然、時而令我讚嘆。
特別是父親寫了一手好書法,
在我孩提的印象中,
那是我見過最美的文字。
或許是在這樣的耳濡目染下,
我從小就對文字、書法、文章有種特殊的情感,
總覺得這些白紙上的黑字都是有溫度的。
雖然父親滿腹經綸,
不過並未特別教我什麼,
只記得我學數數是從宋朝邵雍的「山村詠懷」詩開始的-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之後父親就常教我背誦三字經、千字文、唐詩宋詞、朱子治家格言、昔時增廣賢文等蒙學書冊。
小學時參加過幾次作文比賽僥倖得了獎,
國中時的作文也寫得可圈可點,
便常有同學問我:「為什麼你那麼會寫作文?」
說實話,
我從沒上過作文班或參加寫作訓練什麼的,
懵然地還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對我而言,
寫東西就單純是一件我喜歡做的事情而已,
跟比賽或成績毫無關聯,
我也從不認為這算得上什麼才能。
不過,
當孩子們一個個進入小學也開始接觸這個令莘莘學子頭疼的作文時,
我的一些寫作經驗和感想卻意外地給了他們小小的幫助。
事實上,
別說要沒什麼人生閱歷的孩子寫出一篇文情並茂的文章,
光是要做到通情達意、言之有物就不容易。
因此我的作法是,
先幫助孩子了解作文題目,
然後以一問一答的方式,
讓他簡單條列根據這題目可以聯想到的事物,
接著教他擬定各段大意,
再把他自己剛剛列出的事物分派到適合的段落中作說明,
最後引導他運用適當的連接詞和轉折語,
將所有單句依前因後果串聯起來便大功告成。
然而,
即便我有想法,
但孩子們每到要寫作文時,
還是愁眉苦臉、唉聲嘆氣。
因為我比孩子們年長許多,
所以生活經驗相較於他們更為豐富,
能夠快速破題並聯想到適當素材。
但這是孩子們的文章,
我不能參雜太多個人的見解,
因此我會刻意壓抑自己的想法,
逼迫自己從他的視角去解讀題目,
並跟隨他的思緒去建構文章脈絡。
去年底,
蓉蓉在寫跨年的小日記時-回家功課,
記錄了我們一家人坐在電視機前看台灣各地和世界各國釋放煙火倒數的情景,
其中有一句是對2016年101煙火與以往迥異的描述,
她本來寫:「今年的煙火非常特別,『全部』改用聲光效果替代......」
在一旁伴讀的我稍事提醒:「『全部』是指所有的煙火都以聲光替代,表示今年『完全沒有』煙火喔!」
她疑惑地皺眉看著我若有所思,
我強忍著把即將脫口而出的兩個字吞回肚裡,
靜靜地等待她自己琢磨,
約莫兩分鐘後她恍然大悟地說:「應該是『部分』!」
我內心歡騰卻語帶平和地回答:「對了~沒錯!」
說實話,
如果由我直接告訴她根本花不到兩秒鐘,
但是為了讓她自己揣摩每個字、每個詞的用法和語意,
我還是堅持耗時費工地讓她慢慢思索,
然後耐心等待這涓滴的字彙累積使她成長。
音樂班的孩子們因為要額外多上許多術科課,
老師便得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趕正課,
作文的部分頂多簡單分析題意再略為引導,
或是寫一首新詩,
時間上根本不允許在校完成長篇作品,
所以多半都被當作回家功課。
對我們家的孩子來說,
回家寫的好處是有媽媽可以提供點子和想法,
內容會豐富些、錯別字和張冠李戴的謬誤會少些;
而壞處則是媽媽有一定的堅持和要求,
往往得互相折磨個一下午才得以解脫。
不過,
這情況在樂樂上國中後有了大幅的轉變。
現在樂樂鮮少帶作文回家寫,
國中生的作文多半以考試(三次段考)或比賽(金筆獎)方式進行,
恰好可以藉此讓她了解自己真正的實力。
國小時作文成績尚可名列前茅的樂樂,
在看到前幾次作文級分後顯得有些黯然神傷,
她苦惱地問我:「為什麼我現在作文變差了?」
我婉轉地告訴她:「不是你的作文變差了,而是上國中後,老師的評分標準會比小學高。若是你沒有繼續提升自己的能力,相對起來就是退步了!」
後來她在寫短篇心得或聯絡簿時會問我:「媽咪~要形容/描述......可以用那個成語啊?」
漸漸地我發現她開始會思考,
如何將一長串平鋪直敘的句子改以簡潔精確的文字替代,
而她的進步也一次次明顯地反映在她的作文級分上。
親愛的蓉蓉,
由於你在學習拼注音、認國字上的起步較晚,
所以低年級時的國語考試成績往往都給你不小的打擊,
幸好你並不是個脆弱、容易放棄的孩子,
經過這幾年辛勤地耕耘,
如今已能歡慶地收成。
這學期的期中評量你拿到99分的高分,
不僅你開心,
媽咪和爸比也為你感到高興,
那並不是因為你考了好成績,
而是因為我們在你臉上看到了自信。
你是個能言善道、想像力佳的孩子,
寫作對你來說應該不是難事,
你的經典名句「別讓小偷腦筋轉轉彎」、「行為舉止笨笨的」、「你是說,你很幸福我很可憐囉!」等,
常是我們茶餘飯後閒聊的小笑話,
你只需將想說的話轉換成文字即可。
不過,
你得學習控制自己的聯想力並加強組織能力,
在確立主題和重點後,
要能夠狠下心砍斷無關緊要的細微末節並強化文章的主體結構,
別再發生像上次寫「福州之旅行前準備」時還扯到籃球比賽的狀況。
另外還需注意前後文詞意和情境的連貫性與合理性,
如同前兩天你用自己寫的照樣寫短語「講了精彩的冒險故事」造句:
「老師改完考卷後,覺得大家考得很好,就講了精采的冒險故事,讓我們慶祝一下!」
經媽咪提點自己想了想改成:「......講了精采的冒險故事,讓我們『放鬆』一下!」
昨天媽咪帶你去林老師家上小提琴課回來已經很晚了,
你除了趕功課還要寫「福州之旅」作文第四天的部分,
本來想讓你簡單寫寫交差了事就好(媽媽我實在是累了!),
反正平常陪你寫作文時,
你偶爾也會偷懶地刪減內容或故意不詳細述說,
但這次你不但主動拿起ipad查找資料,
還努力地克服瞌睡蟲的干擾認真寫作,
媽咪很讚賞你這樣的態度,
所以也拿牙籤撐起沉重的眼皮陪你奮戰。
沒想到媽咪以前的堅持,
現在已經內化成你的思維模式與寫作習慣。
請繼續加油~媽咪相信你會愈寫愈好!
親愛的樂樂,
媽咪陪你寫了那麼多年的作文,
能傳授你的應該都毫無保留的給了你。
那次國文老師要你們寫沈復的「兒時記趣」的心智圖,
並且規定每句要在七個字內、以文言文方式表達,
我們一起腦力激盪、一起洗鍊文字,
媽咪總要你先說說自己的想法,
怎料寫到後來你想的竟跟我一模一樣、一字不差。
那是媽咪第一次覺得:「我已經沒什麼可以教你了!」
今年七月暑假時,
媽咪寫了篇文章為你記錄從小學到國中的蛻變,
你看完後疑惑地問我:「媽咪~你怎麼可以寫那麼長的文章,我大概看了15分鐘才看完耶!」
當下媽咪的回答是:「那不是一天寫完的,我是分成好幾次、好幾天,慢慢完成的!」
還有一部分答案現在告訴你:「因為~這主題是我自己訂的,所以可以盡情書寫我想寫的。」
你不也曾說:「每次寫出遊或和同學聚會的日記,我都可以寫好幾頁,感覺怎麼寫都寫不完!」
是的~自己感興趣、熟悉、擅長的主題當然好發揮。
但比賽或考試的作文題目則不然,
不瞞你們說,
媽咪也曾遇過令人傻眼的題目-叫太陽起床的人,
我完全不清楚該怎麼寫、也不知道自己寫了什麼,
結果老師改完後我就被叫到辦公室訓話了,
那是令我畢生難忘的一次寫作經驗。
此外,
你在學校完成那篇5+級分的作文後曾說:「我有很多那種經驗,所以寫起來很容易!」
沒錯~自己親身經歷過才能描繪得深刻動人。
這就是為什麼媽咪總與你們討論不同的問題、讓你們體驗不同的活動,
透過這些方式活絡你們的思維、豐富你們的閱歷,
這樣你們在論理時才能鞭辟入裡、在抒情時才能感人肺腑。
媽咪不希望你們抄近路地學太多寫作技巧,
那樣很容易讓文章流於繡花枕頭般地華而不實,
媽咪期望你們用明亮的雙眼觀察世界、用純淨的心靈感受萬物,
那麼即便是用最簡單的文字也能寫出有血有肉、格高意遠的文章。
當你在得到6級分後回家告訴我:「媽咪~其實,我寫的內容跟實際狀況有些出入......」
媽咪知道你已經了解為了特殊目的或考試寫作與為了紀錄真實生活而撰文是有差別的,
就像妹妹上次寫「我最喜歡的動物」那篇作文一樣,
她最終捨棄了自己真正最喜歡、最想養的動物「小狗」,
而改寫有實際圈養和有更多互動、相處經驗的「兔子」-波妞,
有時因為考量到題材的多樣性、抒寫的難易度你可能得適度犧牲一些真實性,
然而只要不悖理違情或超脫現實也就無傷大雅了。
媽咪真心覺得~你已經盡得我真傳!
親愛的孩子們,
你們可能都很好奇媽咪是怎麼學寫作文的,
說穿了,
不過就是多看、多讀、多記、多背罷了!
以前公公常跟我說:「天下文章一大抄!」
這裡所謂的「抄」絕非要你們「抄襲」別人的文章,
而是指可以引用別人的名言佳句或是套用優美絕佳的句型-像照樣造句/寫短語。
媽咪小時候很喜歡看專門蒐集「得獎作文」的書籍,
雖然別人撰寫的主題可能跟我要寫的作文題目不同,
但如果我覺得那篇文章對夜色描寫得很棒而我也剛好提到夜晚的景象,
那麼我就會參考、臨摹將其套用到我的文章裡。
或是在別人的文章中看到自己喜歡的佳句,
就會想方設法抄下來、背下來有朝一日用在自己的文章上。
樂樂~你七年級時曾拿著國文老師發的新詩補充教材來向我求救-老師出了填空題,
其中有一首民初詩人魯藜寫的短詩:
「老是把自己當珍珠,就時時有怕被埋沒的痛苦,
把自己當作泥土吧!讓眾人把你踩成一條道路。」
媽咪非常、非常喜歡這首詩,
於是便想收錄到我的私人文庫中,
但剛背好過幾天又忘了,
沒關係~忘了再查、查了再背,
現在這首詩已經刻在我腦海中了!
告訴你們這件事是希望你們知道,
在日常生活中俯拾皆是可供你們寫作的好素材,
只要用點兒心思、花點兒時間寫下或背下,
日積月累便能建立一個龐大的語彙嘉言資料庫,
當你們需要珠玉綴文時就能隨心所欲地取用,
也能一語中的不會寫得長篇大論卻不著邊際。
樂樂~還記得媽咪第一次帶你去國中的鋼琴老師家上課的情景嗎?
雖然我們與老師素未謀面,
但老師見我手上拿著書坐在窗邊閱讀、等候,
便臆測到媽咪喜歡看書,
並且慷慨地贈送一本她國中老師的著作-「讀書會玩書寫」。
那書名乍看並不誘人所以未立即引發我的興趣,
但某次無意間隨手翻閱後,
才發現本書作者林貴真女士原來是爾雅出版社發行人隱地的夫人,
而書中的內容也深深地牽動著我的心。
林貴真女士早年曾興辦讀書會大力推廣閱讀,
之後又藉讀書會鼓勵大家動筆書寫,
希望大家能透過文字,
留下一點人生中珍貴的記憶。
憑良心說,
文筆不佳又如何?
不過就像數學不好一樣!
但是如果你們有用文字抓住人心的能力,
在某些時候便比別人多了一點兒先機與勝算。
告訴你們一個小故事,
當年媽咪碩士班畢業後就一直在相關領域的研究單位工作,
偶然中看到某家教科書出版社在徵自然科編輯,
一直對文字工作感到好奇又有些憧憬的我,
便懷著一顆「傻膽」跳出習慣、穩定的舒適圈。
面試當天我和總編輯相談甚歡,
告別前總編輯低調地問了我一個問題:「你寫的那篇自傳有沒有先打草稿?」
我直言不諱地回答:「嗯~我雖然沒有逐字打稿,但有先列大綱和重點......」
總編輯點了點頭說:「我已經很久沒有看過這麼工整的手寫自傳,而且你的自傳是我當總編輯以來看過寫得最好的!」
當然~媽咪被錄取了!
或許你們很想知道媽咪到底寫了些什麼?
其實沒有編輯相關工作經驗的我,
根本寫不出任何傲人的履歷,
因此只好利用文字忠實地介紹自己,
並且展現我對那份工作的熱情與渴望,
然後挑起審閱者想更深入了解我的好奇,
我的作法只是如同「寫封有靈魂的自傳」一文所闡述的罷了。
無論你們想書寫的原因,
是有功利的目的或單純地想「留住歲月的臉」,
只要慢慢讓文字的種子在心中生根發芽,
你們就能漸漸感受到文字的溫度與力度,
與你們共勉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