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們家公公和姥姥都覺得蓉蓉很聰明,甚至超越姊姊!是啊~她是個挺機靈的孩子,但我認為,這有一半要歸功於姊姊-樂樂。看著蓉蓉的成長過程,不難發現她受到姊姊影響的痕跡,在姊姊的榜樣、帶領、引導,甚至刺激下,蓉蓉省去許多自我摸索的時間而快速成長,因此,在某些方面的能力上相較於同一時期的姊姊的確略勝一籌。
在很多事情上,蓉蓉總是模仿著姊姊,姊姊的好惡、言行舉止、穿著打扮...無一不是她複製的目標,彷彿姊姊吃的、用的、玩的、學的、看的、穿的等等都是最好的。然而,姊妹倆兒畢竟有四歲的年齡差距,所以蓉蓉在效仿姊姊做某些事情時,難免會力有未逮而需要姊姊幫忙,偶爾我也會因某些考量阻止或拒絕她的模仿要求,而只要理由得當她也都欣然接受。曾幾何時,這個總是跟在姊姊後面學著姊姊、拜託姊姊、請姊姊幫忙的小跟班開始有了「挑戰」的念頭,她想要靠自己做得跟姊姊「一樣」好,於是她發出了不平之鳴:「媽咪~為什麼姊姊可以...,我都不行!」起初,我只是很輕鬆地回答:「因為姊姊長大啦!妹妹還小,所以還不會/不行...。」但幾個回合下來,我擔心這會和我另一套說辭相衝突-妹妹長大了,要自己走,不能再叫抱抱囉!或是妹妹長大了,不能再包布布囉!(一下說她還小,一下又說她長大了)因此,我在說法上加了比較級:「姊姊比較大呀!妹妹比較小,等妹妹再多學一段時間/再長大一點兒就會了...」
不過,後來我又修正了做法。心想:孩子有意願嘗試、學習,做父母的應該支持、鼓勵才是,怎麼能為了貪圖方便、輕鬆或以安全、衛生等理由拒絕她的請求。因此,在做好萬全準備的前提下,我改以「積極」協助的作法滿足小妮子想「自己來」的嘗試慾望。
看到姊姊在廚房幫忙洗菜,挑起他也想玩水的念頭,我本以她不夠高、會弄溼衣服為由拒絕了,但後來我請她拿張小椅子墊腳,並幫她捲起袖子、穿上圍裙,讓她也能感受為家人下廚的幸福;以往都是請姊姊幫忙端碗、拿餐具,某天她也跑過來湊熱鬧,因為擔心她可能會不慎打破碗傷到自己,或是跌倒被筷子戳到,因而不敢分派工作給她,但後來我改以信任的態度在一旁陪伴她完成任務,讓她也能體驗被委以重任的成就感;見到我和姊姊在做餅乾,她提出了「我也要」的要求,為了避免被她弄得一團亂,我安撫她在旁邊觀看就好,但後來我還是讓她跟著姊姊攪麵團、擀麵、壓模,畢竟最糟的狀況也不過就是把幾塊麵團請垃圾桶先生享用,然而這卻能讓她享受烘培的樂趣;樂樂上小一後,開始負責清洗自己的便當,對於向來只能協助沖洗的蓉蓉來說,能用洗碗精和菜瓜布刷洗餐具似乎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本來我怕他無法應付油膩的碗盤和粗糙的菜瓜布所以一直沒讓她接觸,但現在我為她準備了一小塊專屬菜瓜布,雖然還是一樣只負責沖洗,可是卻讓她過足了刷~刷~刷~的癮;當全家人都用筷子夾菜吃飯時,她「想跟大家一樣」的心理油然而生,但我主觀地認為她手部的小肌肉應該還無法做到這樣細膩的動作,所以並未加以理會,然而,某天公公為她買了雙跟姊姊一樣的兒童筷,以滿足她想「擁有」的慾望,沒想到在姊姊的教導下她竟能用筷子夾豆干,這下才讓我驚覺該請出學習筷,現在她已能運用自如了。
這樣的轉念,增加了我的麻煩、拖延了我的時間、提高了我工作的複雜度、也耗費了我的心神、更考驗著我的耐性,但收穫是豐碩的,是無法度量的;因為滿足了她成長的需求,所以她回報給我無窮無盡的驚喜!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應該要從小就跟父母分床、分房睡,這樣才能培養他們獨立的精神(有人說:因為外國人都這樣),但卻忘記教孩子打理自己的生活起居,凡事仍依賴父母照料,那麼所謂的獨立只是徒具形式而已;我想,若能在孩子有「想自己來」的動機時給予適當協助,循序漸進地從嘗試、學習進而能夠獨立,才算真正做到獨立的精義,那麼即使不與孩子分床、分房睡,也無傷於獨立的精神,反而是讓親子關係更添親暱之感!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