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孩子的暑假,
除了出遊的安排外,
其他的生活和活動,
我們全都交給孩子自己規劃。
樂樂在2011年的暑假時,
已經為自己設定好2012年暑假的活動-美術營和羽球營,
因此,
去年我們便依照她的意願,
幫她報名學校的「羽球營」。
向來喜歡運動的她,
在參加過羽球營後,
便常會在家裡拿個羽球拍拍球,
偶爾還會要求Wesley帶她去學校打羽毛球。
為此,
我們又特地買了另外一隻羽球拍,
好與她練習對打。
在球拍的起落和羽球的飛舞間,
我們用簡單的小器材,
營造出輕鬆又愉快的親子運動時光。
當年天天陪著姊姊去上羽球營的蓉蓉和東東,
只對那些漫天飛過來飄過去的羽球感興趣,
總是在哥哥、姊姊們練球時,
跑到場上幫忙撿球。
不過,
當看到姊姊在家玩球,
或是姊姊和爸爸在學校打球時,
想要「參一咖」的念頭便油然而生。
對於後來曾在幼稚園上過羽球課的蓉蓉來說,
想要拿著羽球拍打到球,
已非不可能的任務。
但是,
對短手短腳的東東而言,
卻是難上加難。
有了之前輕率地讓蓉蓉越級挑戰蛇板,
令她深陷挫敗深淵的教訓後,
這次處理東東想「三級跳」的狀況,
我便格外小心謹慎。
雖然我很鼓勵孩子們勇於挑戰新事物,
但還是得讓孩子們知道,
要視情況量力而為。
因此,
我婉轉地告訴東東:「你還小,這個對你來說太難了,媽咪再去找個適合你的球拍給你,好嗎?」
也許是平常孩子們聽我講道理聽慣了,
在他嘗試玩了一下,
秤了秤自己的斤兩後,
對於我的建議,
他懂事地欣然接受了。
從那一刻起,
言出必行絕不欺騙孩子的我,
便將那承諾放在了心上,
我遍尋了家裡附近的幾個大賣場,
可惜都沒有找到合適的。
不過,
我相信皇天不負苦心人,
所以只要是我覺得有可能的地方,
無論是小攤、小店,
或是百貨公司、量販商場,
我都會留心用意地找尋,
可惜一直一無所獲。
也許是老天爺被我的真誠所感動,
某天經過一家50元商店時,
我彷彿接收到了老天爺給我的暗示,
直覺地帶著東東走了進去。
才剛踏進店門,
就聽到東東有點兒興奮地說:「媽咪,你看,有米老鼠拍子耶!」
當我轉身望向東東的小手所指的東西,
目光與牆上物品交會的那一瞬間,
不禁令我心中吶喊:「就是它!」
這店中唯一的「米奇球拍組」,
正是我心心念念、尋尋覓覓的羽球替代品。
那看似玩具的球拍組中,
有兩隻短小恰巧適合迷你人東東的球拍,
以及兩顆有如乒乓球的小球,
和一顆塑膠的羽球。
雖然,
這樣的玩具組合已經能讓東東偶爾打到球,
但是,
由於那兩種球仍具有一定的重量,
下墜速度還是很快,
以至於失敗率和挫折感還是太高。
因此,
我找了相對較輕的氣球來取代,
這下東東便如魚得水,
玩得不亦樂乎了。
原本,
總是東東跟在兩個姊姊屁股後面,
低聲下氣地哀求著:「姊姊,拜託借我玩一下嘛!」
如今,
卻風水輪流轉,
變成了樂樂和蓉蓉興致勃勃地想玩東東的新玩具。
不過,
東東並沒有趾高氣昂地對待姊姊,
反而十分大方慷慨地與姊姊們分享。
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
這七、八十塊的塑膠玩具,
絕對不是用堅固耐用的材料製造的。
因此,
經過東東一年下來的摔、丟、敲、打等蹂躪後,
已經有一隻發生破損的狀況。
不過沒關係,
這可愛的米奇球拍組的階段性任務,
已經圓滿達成。
現在,
在東東的心裡,
他知道也相信,
自己能打球也會打球了。
前陣子,
在親子天下的網站中,
看到一篇摘自楊俐容老師所著「情緒教養,從家庭開始」的文章-如何幫助孩子增強自信心?
當中有一段話讓我覺得非常受用:
「零壓力造成零成長,
過度的壓力則導致一蹶不振,
唯有適度的壓力才是成長的最佳刺激。
在自信的基礎上去經驗挫敗,
在肯定的支持中去享受歷程,
是培養不怕失敗的孩子的不二法門。」
當看到東東給自己「想像姊姊們一樣打羽球」的過度壓力時,
我並沒有消極地阻攔,
而是積極地為他設計適當的挑戰-米奇球拍+氣球。
在他可接受的適度壓力下,
「如何打到球」便是他自己要去努力克服的,
我無法幫忙更無法代勞。
但是,
我會在一旁陪伴且細心觀察,
隨時調整天平兩邊「挑戰」與「能力」的砝碼,
以期能讓他在「贏得挑戰」和「不自滿」間獲得平衡點。
一旦嘗到了百折不撓後的甜美成功果實,
那喜悅便會化做成就感,
在他內心的「自信」上再添一分。
這自信是來自於有自知之明,
絕非因對自己不了解而自我陶醉。
因此,
這份自信可和實力畫上等號,
孩子便能在自信的基礎上量力而為,
然後周而復始地「產生自信」並「享受挑戰」,
讓失敗與挫折化為成長的養分。